過祭灶 新年到
【作者速寫】張迅學先生,民國三十四年一月加入二O七師,三十八年來臺,五十三年退伍,五十九年考取師大夜間部國文系。六十六年任教陸軍士校,八十一年退休。
「二十三過祭灶,小孩子拍手笑,七八天新年到。」這是山西垣曲家鄉農曆年前的童謠。
民以食為天,農業社會靠天吃飯,處處、事事靠神明保護、監督,祭灶神自然非常重要。
「灶」是俗寫,正字「竈」,從穴、土、黽,重疊而成,形聲兼會意。古竈構造,由竈門、竈頭、竈陘、竈穴等組成。竈字結構從「黽」者,似蛤蟆(大腹)伏蹲之形,安放大鍋;從「土」者,由土坯砌成;從「穴」,則是火焰從中陘、土炕、煙囪冒出。竈頭牆上,安竈君牌位。
對灶神最早稱「灶君」,唐以後改稱「灶王」,據考證原稱「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真君」,後簡稱「司命定福灶君」,再簡稱「灶神」或「司命」,我國北方概稱「灶王爺」。
各地祭灶風俗大同小異。據文獻記載,商周時代,天子五祀禮儀「戶、灶、中霤、門、行」就包括在內。至於灶君是誰?眾說紛云,北方過年蒸饃饃時有句農諺:「灶王爺姓張,蒸的饃饃又白又胖。」所祭灶神應是「張單」,即許慎《五經通義》所載:「或云姓張,名單,字子郭;其妻姓王名搏頰,字卿忌。」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亦云:「姓張,名單,字子郭;夫人卿忌。」
祭灶動機,初是酬謝火神助人熟食之功。《禮記月令》孔穎達注:「灶神而祀者,先炊之人。灶夏祀,盛德在火,烹飪之功所由來也。」後以灶神每餐與家人接觸,而衍生稽核勤儉功過的說法。《抱朴子徵旨篇》:「月晦之夜,灶神上天白人罪狀。」灶王爺在煙燻黑暗的灶頭後面,掌管、監督一家的儉樸,祭灶動機乃為之變,而選些甜點祭祀,也有人用黏糖糊灶「口」,都有請灶神講好話的意思。
灶神像,通常在辦年貨時,和財神、門神年畫等一起買;或是請教書先生寫春聯時附帶寫上:「灶王爺、灶王奶奶之神位。」除夕下午,貼在灶後神位上。常見對聯有依職掌寫的「上天言好事,下界降吉祥」和「東廚司命主,南方火帝君」;以司職時間寫:「廿三子時走,初一五更來」;橫批皆是「司命之主」。
祭灶的日期,華夏北方多在臘月二十三,南方與臺灣為臘月二十四,俗稱「送神」。故鄉祭灶在臘月二十三晚上,儀式隆重,因灶神升天述職,除向玉皇大帝報告善惡、儉惰外,還有向天庭申請全家一年口糧的任務,所以希望家人都參加,在外求學的子弟和外出謀生的男人,都要趕回;懷中的嬰兒和不及回家的人,主持祭灶的長輩在禱詞報告,祈望上天多配給糧食。
祭品中除用麥芽糖做的糖瓜外,還會糊一匹紙馬,馬背上放著紙糊的馬鞍與褡褳兒,供灶神乘騎及載運口糧。祭祀完畢,連同舊的灶神像一起火化,舉家掃除謂之「淨垢」,就是今之大掃除。
灶王爺回到天庭述職的七、八天,是農家殺豬、宰羊,豐豐富富準備過新年的時間,即使灶神在初一的五更天回宮,也可以好好享用幾天!
如今諸多家庭煮飯的「灶」,都換成「瓦斯爐」加抽油煙機和「電(子)鍋」了,祭灶神的習俗,自然也淡忘了。(點閱次數:362)